本帖最后由 2184 于 2024-9-3 13:34 编辑  
 
为了正确认识喜马拉雅山区-高原腹地-帕米尔地区的大气过程和相关的环境过程,并研究这些过程与我国、东亚、南亚乃至全球天气和气候变化的关系,中国科学院在珠峰、纳木错和慕士塔格峰地区建立综合野外观测台站,开展大气和环境过程的观测研究。 
开展大气物理和大气环境、水文过程监测,研究西风与印度季风等大尺度环流相互作用及其机制,还研究大气-冰川-湖泊-植被耦合关系等复杂陆气过程。  
 
一、珠峰站  
位于定日县扎西宗乡,距珠峰登山大本营~30km。  
(1)观测内容  
 
大气物理边界层塔和风廓线仪  
无线电探空监测和冰川化学监测  
 
河流水文监测和喜马拉雅山中部的自动气象站和稳定同位素的梯度观测点  
 
地球物理GPS 监测  
(2)观测仪器  
- MILOS520大气边界层塔站观测系统
 - LI7500 CO2/H2O分析仪
 - LAP-3000风廓线仪
 - S02175孢粉电子采样仪
 - REFTECK130地震仪
 - 莱卡双频高精度GPS接收机
 - MILOS500自动气象站
 - CE318太阳光度计
 - BLS LAS仪器
 
 
  
 
二、纳木错站  
通过对大气、冰川、湖泊、冻土、植被等的长期定位观测,旨在认识大气环境本底和通量的基本特征,研究植被、冰川-湖泊相互关系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认识冰芯、湖芯等环境记录的现代过程,确立冰-气、水-气和地-气界面的物质和能量传输和交换过程。  
(1)观测内容  
地面辐射观测和大气探空测量:  
 
温室气体通量观测:  
 
大气边界层观测、自动气象站及大气颗粒物(PM2.5)在线监测:  
 
 
(2)观测仪器  
- MILOS大气边界层气象塔
 - Cambell EC150涡动相关
 - Kipp&Zonen smp3地表反照率
 - CNR4辐射四分量
 - WXT520小湖湖岸观测系统
 - IRR-P大湖湖岸观测系统
 - EC150大湖水热通量观测
 - WMO 20cmPAN蒸发
 - WMO 20cm降水人工观测
 - AWS自动气象站
 - CE318太阳光度计
 - AE301黑碳
 - Tekran2537大气汞
 - RP1400  PM2.5,PM10
 - 人工采集-降水化学
 - 大流量采样仪-气溶胶
 - 被动采样仪POPS
 - DOAS微分光学大气分析仪NO2,SO2
 - L1206B流速仪
 - 水尺、PH、水温和电导
 - 气相色谱仪-温室气体通量
 - 自制仪器增温增湿控制试验
 - LEICA GRX1200PRO差分GPS
 
 
  
 
三、慕士塔格站  
开展西风带气候环境、冰川变化和冰川水资源、中亚干旱区粉尘的起源与传输、人类活动对气候环境影响观测研究。  
 
(1)观测内容  
气象观测:自动气象站。3650m、4400m、4900m、5600m 四个海拔梯度的温度、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量、大气压、净辐射等。 
大气化学观测:大气降水和气溶胶。 
冰川、河流、湖泊观测:冰川径流水位、湖泊水温、PH、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水位及湖冰厚度、冰川变化监测。 
逐小时植物物候观测。  
 
(2)观测仪器  
- Hydrolab-DS5水质多参数仪
 - SDM6雨雪量计
 - CR-1000自动气象站
 - Brinno TLC100延时照相机
 - Cambell EC150涡度相关系统
 - POPs主动式采器
 - 自动气象站
 - 大气气溶胶采装置
 - U 20-001-01水位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