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红豆棒冰冰

[天气杂谈] 【项目发起】NMC主要城市气温预报检验

[复制链接]

0

主题

49

回帖

1175

积分

热带风暴

积分
1175
发表于 2025-7-1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经113.2° 于 2025-7-19 13:00 编辑

楼上提到的老论坛广州的数据由@Pinky仔 更新,不过老论坛挂了之后似乎没来新论坛。她曾出现在广州天气吧,贴吧同名,也许可以@一下?
虽然我在楼上说过不可行,但如果我们论坛自己做的话会很有趣,我也很感兴趣。我自己也有广东省范围内自动站的详细数据,包括实况、极值等,还有历史数据,理论上我自己也可以做,但主要我没时间整理这些东西。

另外注意一点,CMA应该是只提供国家站的预报,只对国家站负责,因此造成一种情况:广州市区G3224黄华路、G1037署前路天天超40℃(虽然有楼顶加成)但广州预报从未超40℃,因为59287从未有超过40℃的历史。所以我们做这个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反驳网友,而是希望更多的数据出现在论坛里,在论坛稳定的前提下未来也有数据可查。

5

主题

96

回帖

877

积分

热带风暴

积分
877
发表于 2025-7-19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991 于 2025-7-19 18:03 编辑
东经113.2° 发表于 2025-7-18 14:59
我指的不是向上汇报,也不是灾情汇报,而是面向老百姓的天气预报,向老百姓预报才是本贴的主旨,不要混淆 ...


在23年7月27号早上本来就不能完全定论月底的降水强度,那一天早上还没有画出大范围很强的降水落区的原因并不是“明知道要发生但是我就要晚一点让群众知道”。而在当日18时的预报图中对073020-3120的降水预报图就给出了覆盖大半个冀中南的大暴雨落区,您认为这种过程可以很随便地定论吗?次日06时又更新了降水预报图,073108-080108的暴雨中心值给到了280毫米。当日晚间,预报沿太行山的连续大暴雨落区进一步扩大。而欧洲中心在28日14时更新的072808-080208的全过程降水中心值为460毫米左右,NCEP-GFS在500毫米左右;29日凌晨更新的欧洲中心12Z预报给出的全过程降水中心为580毫米左右。而29日清晨NMC发布的过程降雨预报图绘出了600毫米以上的落区。综上考虑,您所述的“瞒报”情况没有存在的证据。

5

主题

96

回帖

877

积分

热带风暴

积分
877
发表于 2025-7-19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经113.2° 发表于 2025-7-18 14:59
我指的不是向上汇报,也不是灾情汇报,而是面向老百姓的天气预报,向老百姓预报才是本贴的主旨,不要混淆 ...


再补充一点,你给出的这张图是+96-120h的图,这种预报时效的图都不一定是人工画的,因为NMC在72小时以外的降水预报图常常相对潦草没有人工充分订正痕迹,在这里面降水中心值都没有标。有的时候在72小时之外还可以看到数省连片的吓人大暴雨区域,而中心值不标,类似于自动绘制的结果。

0

主题

49

回帖

1175

积分

热带风暴

积分
1175
发表于 2025-7-19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经113.2° 于 2025-7-19 18:46 编辑
Andy991 发表于 2025-7-19 18:00
在23年7月27号早上本来就不能完全定论月底的降水强度,那一天早上还没有画出大范围很强的降水落区的原因 ...


并不是强度和落区的问题,我那些不关注气象的朋友都知道这是北京行政区划线,您不会觉得雨岛按照行政区挖成雨洞很正常很自然吧

至于你说的不是人工画的,算了,我没什么要反驳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5

主题

96

回帖

877

积分

热带风暴

积分
877
发表于 2025-7-19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991 于 2025-7-19 19:54 编辑
东经113.2° 发表于 2025-7-19 18:44
并不是强度和落区的问题,我那些不关注气象的朋友都知道这是北京行政区划线,您不会觉得雨岛按照行政区挖 ...


您不会觉得有人故意在这里面挖洞吧。您要说这是一个绘制错误都更说得过去。如果北京市有关部门甚至更高级别的有关部门指示中央气象台分析预报人员适当隐瞒北京市在未来的4-5天的某一天的降雨量,该指示部门或者接受指示的部门的负责人会对分析预报人员说“在未来第4天的24小时降雨预报图上面,你给北京挖一个洞”吗?并且在您认为有关机构想要对之隐瞒的全体北京市民里面,有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五的人会翻到www.nmc.cn这个网站并且翻到第4天的降水量预报吗?

0

主题

49

回帖

1175

积分

热带风暴

积分
1175
发表于 2025-7-19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Andy991 发表于 2025-7-19 18:51
您不会觉得有人故意在这里面挖洞吧。您要说这是一个绘制错误都更说得过去。如果北京市有关部门甚至更高级 ...

我们都知道北京是一个敏感的区域,人家这样画图有人家的理由,这里不是讨论画图理由的地方,我并不反对这种画图方式,但你不可否认带来的副作用就是隐瞒了群众。

至于你说可能是bug,我表示可以接受,所以我当初说的是“几乎”板上钉钉,我没把可能性说死吧。

0

主题

49

回帖

1175

积分

热带风暴

积分
1175
发表于 2025-7-19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东经113.2° 于 2025-7-19 19:25 编辑
Andy991 发表于 2025-7-19 18:51
您不会觉得有人故意在这里面挖洞吧。您要说这是一个绘制错误都更说得过去。如果北京市有关部门甚至更高级 ...


提醒一下,你说的这个bug,他连续存在了2天,而且后面没有按照行政区画,但依然空出了北京。至于有多少群众翻,我只关心这图有没有误导普通群众,哪怕是1个,这就是科学与预报的严谨性,包括您自己一开始也没看到北京行政区划线,认为是落区和强度问题,更别说普通群众。

我觉得你不要为了面子或者为了怼我而怼我,无论基于什么原因,你就说符不符合楼主的核心词“气象部门故意不报……”吧,我们表示震惊但可以理解并接受CMA的画法,但挖洞、“故意不报”就是客观事实,哪怕0人在意,0人查看。

5

主题

96

回帖

877

积分

热带风暴

积分
877
发表于 2025-7-19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991 于 2025-7-19 19:58 编辑
东经113.2° 发表于 2025-7-19 18:56
提醒一下,你说的这个bug,他连续存在了2天,而且后面没有按照行政区画,但依然空出了北京。至于有多少群 ...


很抱歉前面用词比较激烈,您给出的论据确实值得注意。回看当时预报的情况,在29日以前,北京市的预报还是保守的。这个原因可能是预报信心较低,也可能有你所说的可能有意报低一些的考虑,或者这两种心理结合在一起使得它不给出很好的预报。这种预报就可能汇总到NMC绘制的预报图里面,产生一种奇怪的轮廓。NMC的人员有意去挖洞还是可能性不大的。

对于一个过程要提前多少天发布特别明显的预报,不同的过程还有一些共性。以长江中下游强降雪过程为例,一般在5、6天以上或者7天左右可能会说“下周...部分可能有雨雪”,app显示“雨夹雪”为主;4-5天更多地方措辞渐趋肯定,有的地方就开始预报“可能有中到大雪...局部暴雪”或“部分地区可能有大到暴雪”,而到了3-4天左右或者更短时间才会开始大张旗鼓地肯定地预报了。至于说这里面是否还有“晚报”的情况,如果按照数值来看,常常7、8甚至10天就给出有明显过程,到5-7天趋势就非常明显了,可是这个时候很多地方还没有多大动静,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我们的确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晚报”了。这里面刻意不报是不大可能的(也可能某些特大城市会有一些考虑),我认为主要的原因还是预报信心不足,因为在这个时段还是有很多空报的可能。这样来看,如果为了不空报,公开预报的发出比较晚,那么数值预报提升的时效就没有很好地转化成防灾准备的时间,可能往往要到3天左右的短期时段,各地才会开始进行大范围的防灾准备。要改变这种情况,主要是有关机构要更敢空报,甚至对于特大过程在中期-延伸期就向公众发布可能出现的过程。而这是现在很少去做的,主要是一些爱好者在发一些消息。

0

主题

49

回帖

1175

积分

热带风暴

积分
1175
发表于 2025-7-19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Andy991 发表于 2025-7-19 19:32
回看当时预报的情况,在29日以前,北京市的预报还是保守的。这个原因可能是预报信心较低,也可能有你所说 ...

是的,我也考虑到了信心不足这一点,但总体来说,郑州那次就没出现这个问题,所以更主要的可能是北京的敏感性,所以我倾向于敏感性+信心不足。

5

主题

96

回帖

877

积分

热带风暴

积分
877
发表于 2025-7-19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经113.2° 发表于 2025-7-18 14:59
我指的不是向上汇报,也不是灾情汇报,而是面向老百姓的天气预报,向老百姓预报才是本贴的主旨,不要混淆 ...


对于“晚报”可能还有一个例子是气象部门对不确定的过程发布预警的风格偏向于求稳,比如“雷电黄色预警”,“冰雹橙色预警”,即使有一个6小时的时效,它经常得要等到附近已经起波并且靠近了才发而不敢在还没出现强回波的情况下就提前5、6小时先发、早发。而尽早发布才是考验预报技术的,晚发虽然“稳”但预警效果就差一些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TY_Board论坛

GMT+8, 2025-7-20 07:18 , Processed in 0.05198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