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水强台XG台风 于 2025-10-20 17:52 编辑
10月17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全市防汛工作相关情况。
截至10月16日,今年以来全市共发生22次强降雨,累计降水量847.6毫米,比去年同期多24.9毫米,比历年同期多216.4毫米。全市大中型水库(不含棘洪滩水库)蓄水6.1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偏多5842万立方米,比历年同期偏多3.1亿立方米。我市今年汛情总体比较平稳,但降雨时空分配不均。7月份降雨偏少,仅有68.3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106.3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363.9毫米;而临近汛末的9月份我市降雨频繁,全市平均降雨量达218.8mm,比历年同期偏多151.1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多188.5毫米,列1952年有水文统计资料以来历史同期第3位(1961年9月222.3毫米,2005年9月222.2毫米)。进入10月份,全市已普降两场大雨。当前,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处于历史高位,众多小水库溢洪,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2025年6-8月青岛市气候呈现“气温偏高、降水总量偏少”的特征。全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2℃,累计出现5次阶段性高温过程,高温日数占汛期总天数的35%,创近十年同期新高。降水方面,全市累计降水量379.1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少277.5毫米,较历年偏少45.7毫米,其中7-8月降水显著偏少,平均降水量仅258.8毫米,较历年偏少85.5毫米,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农业干旱风险。尽管降水总量偏少,但局地强对流天气频发,6-8月出现14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呈现“时间集中、落点分散”的特点。
进入9月后,气候形势发生显著转折,全市降水异常偏多。9月1日至10月14日,全市平均降水量达356.5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332%。9月单月平均降水量达218.8毫米,10月1日至14日平均降水量达137.6毫米。连续强降水导致土壤饱和、农田积涝,对秋收秋种造成较大影响。
聚焦关键天气过程,提供全流程气象服务,有效避免气象灾害发生。针对6月19日崂山特大暴雨过程中,提前50小时发布《最新气象信息》,联合应急、水务等部门滚动汇报实况与预报,为低洼路段积水处置争取宝贵时间。7月台风“竹节草”停编复活、四次登陆的复杂路径,市气象局提前3天启动应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连续报送《青岛气象信息》,及时调整降雨落区预报,为防汛减灾和转移避险提供关键支撑。8月29日—31日全市出现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西海岸泊里最大出现221.6毫米,市气象局提前4天发布趋势预报,逐日细化降雨时段和落区,降水过程中每2小时更新实况通报,助力全市实现“零险情”。
靶向预警,筑牢防汛减灾水文防线。全市各级水文部门严格落实工作职责,层层压实责任,汛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实时监视全市雨水情动态,紧盯大中型水库、主要河道等防汛重点部位,共开展河道流量监测1175次,实测最大洪峰流量10月7日大沽河沙梁水文站650立方米每秒;获取降水、水位、流量等各类监测信息137万余条,精准监测了全市雨水情的实时动态变化。同时,依托水文模型和数据分析平台,加强洪水预测预报与风险研判,发布大中型水库纳雨能力分析667站次,完成洪水预报作业11站次,为全市主要河道和大中型水库科学防御、合理调度提供精准预测预报。 |